日期: 2017-07-25
点击量: 34
2017年,中国经济进入“新常态”。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、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而至,中国会展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。同时,随着房地产调控、促进国内消费、自由贸易区建设、新技术迅猛发展等一系列外部条件不断变化,会展业的主办、场馆、服务等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也面临着重新洗牌。这意味着,会展业的2017年将是令人期待、兴奋、激动又略微紧张的一年。
政策升级推进会展业平衡发展
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,房地产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。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加快城市周边地块向核心地块的转化,提升土地价值,大规模投资建设会展中心、高铁站、大学城等成为城市扩张的一种标准模式,会展地产比比皆是。不客气地说,很多会展中心项目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的副产品,这种开发模式经过多年的积累造成了中国会展场馆相对过剩。自中央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新一轮调控开始,粗放式的城镇化建设模式正在得到改善,土地规划变得更加科学和严谨。从这个层面上来讲,中国房地产增速放缓,对控制住会展场馆供应量盲目过快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扩内需成拉动会展业新手段
会展业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提升商贸流通,刺激民众消费。2017年,在政府持续加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背景下,会展业更应该积极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职责,特别是对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领域,因其汽车及附属用品、电子消费品、家具和食品、服务产品的市场消费潜力很大,需要整合化的展览、展示、研讨、发布来促进此类消费的发生。
自贸区促进建设全球化新平台
一般来讲,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备进出口贸易、转口贸易、仓储、加工、商品展示、金融等多种功能,这些功能与会展业具有极高的贴合度,尤其是对装备制造业、加工产业等类型的展会,会极大降低厂商的参展成本,并缩短客户订单的生产周期,而且还能以更快的速度、更低的物流成本发货。这些变化又将反过来促进当地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,最终形成互相驱动的发展局面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拥有自贸区的地区将更加容易成为全球会展业关注的目的地,中国会展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格局。上海自贸区和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强大组合效应,正吸引中国最优质的展会项目向上海聚集,上海正在向全球会展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快速挺进。
信息技术提升“价值传递”效应
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,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的信息收集、产品展示、观众互动的比重越来越高。应该说,在目前的展览和会议中,信息技术服务商的收入比值已经向传统服务商的份额逼近,甚至有些传统服务商的服务领域将会被信息服务商彻底覆盖。信息化服务,使得会展业焕发了崭新的活力。信息技术的导入,使得展会活动的效度、精度、广度和深度得到准确的优化。特别是借助大数据工具,展会活动的信息量化得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过去展览主办方仅仅能够提供展览面积、展商数量、现场观众数量等几项有限的汇总数据,现在则可以提供每一位观众驻足展台甚至观察展品的准确起止时间,甚至还包括其对展品是否进行了线上检索。当然更重要的是,观众信息会被按照购买潜力的由高到低,结构化地呈现在参展商面前。传统商业模式与新技术的联姻,使得买家和卖家都获得革命性的体验。
2017年,随着中国基础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、云平台的用户积累、智能手机的深度普及、可穿戴设备走向成熟,会展业与新技术的融合还会不断加深,展会形态也将发生更大变化。
掌上世博积极拥抱互联网产业,创新传统展会运营思路,打造线下+线上的双线展会OAO模式。
其打造的“双线会展”业务平台,主要服务功能是把线下的大型活动(会展、商业圈和商协会)以及大型场景(园区、景点、城镇)“再造”在互联网上举办、展示和宣传,开辟了“大型场景活动OAO”的双线发展模式,同时首创了在互联网上举办各种线下难以操作的“线上数字展会”模式,并成功地将“展会”和“广告”两个行业的优劣进行了互补融合,将“展会”演绎成了一种特殊的“广告”形式,将“广告”赋予了“展会”的感受,创新出了“广告式展会”模式。
平台目前已完成了PC端、移动端、APP、微博端和微信端全互联网覆盖,已取得了3项软件著作权和数字展览、双线会议展会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。官网被评选为“上海市优秀网站提名”,浏览量已超过2350万人次(日均5000至10000人次浏览);公众号被评为“上海市内容政务类TOP10”,拥有粉丝4.2万人(月均增加300人关注);微博号拥有粉丝近4.6万人;拥有线下签约资源互换宣传合作的会展主办公司近500多家(月均增加200家签约),与其它行业或企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大约50个,正在策划自主举办的大型线上展会3-5个。
掌上世博是目前国内第一个”以世博品牌”从事线上大场景”再造”和品牌推广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平台。
线上线下相结合的“双线会展”模式成为迎接会展业变革的必由之路!